很多刀友喜欢有血槽的刀剑,觉得血槽给刀剑增加霸气和威猛,让刀剑显得寒气逼人,锋利无比。那刀剑上的血槽到底有什么作用呢?且听小金钢分解:
传说作用一:血槽是为了防止刀剑拔不出来。大多数人认为刀剑刺入身体,血液受到负压,肌肉会紧张收缩,夹住刀刃。其实这个是犯了尝试性的错误,比如医生缝合伤口,如果刀划伤身体,伤口真的会收缩,那医生缝针应该超级容易,为什么很多伤口缝合要缝好几层,肌肉层,表皮层等等,这说明伤口不仅不会收缩,而且还会狮子大开口。
除非刀剑上有倒钩,否则能刺进去就能拔出来,而且拔出来比刺进去要更省力,千万不要迷信什么体内负压、肌肉痉挛的说法,拔刀剑所需要的力量远远小于刀剑刺进去的力量。不信,你看农村的杀猪刀哪个是带血槽的?
传说作用二:血槽是为了快速放血。
很多人认为有血槽的刀剑比八面、四面更容易让血快速流出,快速放血从而使敌人迅速一命呜呼。可是,当刀剑刺进身体,伤口像狮子大开口一样张开,还会不出血?所以要想快速放血,关键是刺准位置,比如刺穿动脉血管,那血绝对是狂喷,要是刺到一堆脂肪,只能是流几滴“猪油”。结论就是放血和刀剑上有没有血槽真的没啥关系。
血槽的出现基本是随着刀剑一起出现的,根据考古发现,剑身上出现血槽早于刀身的血槽,最早有血槽的剑是中国商朝时期锻造的,商朝时期的做剑技术比较初级,当时的剑没有剑盾,血槽分布在靠近剑刃的两侧,深度很浅,形状不规则,当时有血槽的兵器是矛和戈。
———小金钢不才,真心实意写宝剑———
微信号:18657859480 欢迎论剑比武!